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竞相布局医疗和养生产业的社会资本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不断冒出。不过,社会资本办医究竟能否为消费者买账?社会资本究竟能在多少程度上补缺公立医院的服务,并与之良性竞争,进而促发更深层次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些都一直是政策出台方,以及参与其中的社会资本和公立医院有待厘清的信息。
近日,广州市统计局对5000名常住居民开展了一项关于“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的入户调查收官,正式出炉的结果或许能给出部分参考答案。
目前,大医院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买药交费时间长,而诊断时间却很短,这已成为消费者的普遍共识,因此很多人小病小痛不愿意到大医院去折腾,因此也给民营医院提供了一定的客源。另外,也有市民表示,因为熟人介绍愿意到民营医院就诊,这意味着提高医疗服务和治病效果,注重口耳相传,也成为民营医院吸引回头客,增加客源的重要渠道。
除民营医院一度曾给民众“收费高”的形象之外,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好医生资源缺乏,且大部分的民营医院相比起公立的三甲医院,在规模以及设备上都差好几个档次。
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虽已出台政策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但是,这项政策很难“落地生根”.医生注册多点执业,目前仍需所在医院批准。极少有公立三甲医院愿意让自己的医生去未获得院方同意的民营医院多点执业。
此外,政策方面目前依旧利好公立医院的情况也有待“一碗水端平”。民办医疗机构目前在土地、贷款、税收等方面,相比公立医院仍处于劣势。营利性医院所得税更是最高可达25%,并且很难被纳入医保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