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浙江省启动“分级诊疗”试点,建德市、淳安县和我们宁波的北仑区、宁海县等是24个分级诊疗试点县市。上个月,建德出台《建德市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将从7月1日起正式实施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是指通过差异化收费与报销标准,引导患者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在社区医院与大医院之间分流就诊:看病先上社区医院,如有需要,则由社区医院把病人转诊到大医院。
推行“分级诊疗”,表面原因是,大量患者无序流动,大病小病都看专家,大医院常常人满为患,医生忙不胜忙,病人苦不堪言,而一些基层医院往往门可罗雀,病人不肯来,医生留不住,导致医疗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就像淳安县,4家县级医院承担了全县40%的门诊量,其余307家基层医疗机构分摊了60%左右的门诊人次。深层原因则是,我国医疗资源本就严重不足,优质资源更是稀缺,却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基层医疗资源严重短缺。
明明是在社区就能看好的普通疾病,患者却要到大医院挤着看病,只会加剧医疗资源供需矛盾。产生这种看病“乱象”,怪不得患者。跟别的消费不同,医疗消费事关健康和生命,具有无限趋高性。花钱吃饭,如果路边小摊和星级酒店是一样的收费、服务和质量,谁不愿意选择星级酒店。看病也是一样,到大医院看病,虽然很是折腾,但花的钱和家门口医院差不多甚至更少,却能让人更放心,谁不想让专家看呢?
医疗需求是刚性需求,无论穷人富人,都要看病就医。只有科学配置医疗资源,让更多人得到恰当、适宜的诊疗,才能使优质医疗资源价值最大化。换个说法就是,我们的医疗服务定价和医保报销制度是有“问题”的,至少没有很好地发挥让医生各尽其能、让病人各得其所的“杠杆作用”。特别是没有设定不同的医保报销比例,引导、分流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谁的钱都不会多得花不完,不同的定价水平会影响患者的选择。“杠杆作用”会对一些病人形成“倒逼”,不再轻易选择“高端医疗”、“过度医疗”,实现理性就医。这既能为社区医院留住病人,也能减轻大医院的压力。
同时,还会形成另一种“倒逼”:对于基层医院而言,病人多了,且多是慢性病、常见病,就得想方设法加强医疗资源配置,引进和培养“全科医生”、“家庭医生”,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而对大医院来说,普通病人被“分流”,意味着收入减少,要想“填窟窿”,就得在攻克疑难重症、提升学术水准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而这最终会让病人、医生和医院都受益。我以为,这还有一个好处,一些高收入人群为打破“分级诊疗”的限制,将促进私立医院的发展,最终有利于缓解“看病难”。
当然,“杠杆作用”并非万能,“分级诊疗”也不可能一分就灵。普遍的担忧是:强行把部分病人留在基层、社区,但医疗水平和服务跟不上,不是人为加剧“城乡不公”吗?短期时,这种可能性不小。但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改革,不可能方方面面“齐头并进”,特别需要重点突破。这对主管部门和政府也是一种“倒逼”:既然要让患者为医保省钱、为大医院“减负”,那就得尽快解决医疗资源配置失衡问题,让患者在社区医院就好看病。否则,不作为、失职,就会激化矛盾,就该被问责。面对如此“倒逼”,各方只能见招拆招,尽快改变和消除医疗资源“逆向配置”及其引发的各种弊端和乱象。
来源: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