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促进社会办医 要先给民医“塑形”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措施》提出,要着力消除阻碍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努力实现准入、运营和监管等方面政策平等;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办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监管,强化医疗安全,创新和完善监管机制。真心实意扶持社会办医。
 
  扶持社会办医,说白了就是要大力发展民营医院。要“真心实意”扶持民营医院,关键在于如何扭转民营医院长久以来的“坏孩子”形象。
 
  民营医院在老百姓眼里,一直摆脱不了“坏孩子”形象,其中的“莆田系”民营医院尤甚。老百姓的不信任与民营医院的经营策略有关。受利益的驱使,民营医院总是以包治“死不了人”的慢性病和不在医保报销范围的男科、妇产、整形为主业,这样就能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达到高收费和乱收费的目的。
 
  当然,民营医院走上“歪门邪路”也有客观原因。比如,民营医院很难吸引到好医生,好医生都在公立医院,不允许出外执业,砸钱也很难拉来;民营医院一律被划分为营利性医院,而营利性医院不得成为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不能刷社保卡,严重限制了民营医院的病源,尽管目前有部分放开,但作用不大;政府对民营医院的监管也有偏颇,平时很少管,一出事就让关门,使舆论对民营医院留下了“老出事”、“出大事”的印象……
 
  这些主客观原因的相互作用,让民营医院的生存发展形成了“负反馈”机制:病患越少,民营医院就越要在提高“人均诊金”上打主意;口碑因此变得越来越差,患者就更不愿去民营医院看病了。这些年鼓励民营医院的政策并不是没有,但都收效平平,就是因为无法帮助民营医院打破这种“负反馈”,重建老百姓的信任。
 
  那么,此次出台《措施》在这方面能否有所作为?有些亮点还是让人看到了希望。
 
  最重要的一点,是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刷社保卡的全面准入,让民营医院可以开展更多业务、吸引更多患者。但其作用还不只是如此,它更意味着,民营医院将因此受到社保机构的日常化监督。乱开药、高收费会受到约束,更可能丧失刷卡资格,此举将倒逼民营医院专心治病。刷卡也有望发挥类似“学券制”的作用:社保机构的监督,增强了患者到民营医院看病的信心,刷卡看病就相当于给民营医院“投票”,获得更多“选票”的民营医院就能壮大,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政策目标就可能出现。
 
  没有好医生也是人们不信任民营医院的重要原因。《措施》提出要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给予社会办医在职称评定、科研课题招标和成果评价等方面以同等待遇,这也有利于民营医院争取信任。有了好医生,才能吸引患者。而多点执业可以帮助民营医院吸引优秀外援,民营医院的医生也能评职称,则可以帮助民营医院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
 
  不管是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患者的信任是立足和发展之本。当下民营医院整体形象不佳,这一点更为重要。因此,扶持社会办医的制度设计,要着力于让民营医院不再是个“坏孩子”。当然,好的制度设计能否落地还看执行,民营医院能否变成“好孩子”,还需要实践来检验。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