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民营医院能够晋级“三甲”行列,成为江西省目前唯一一家民营三甲医院,甚至与当地最大的公立医院“势均力敌”—这戏剧性的一幕在上饶活生生“上演”了。
2014年,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简称“上饶五院”)的年门诊量已由2003年的1.78万人次增至17.5万人次,年业务收入由当初791万元增长为2.38亿元,增长近30倍。而12年前,这还是一家负债累累、几乎陷入瘫痪的公立二级医院。
由“公立”改“民营”后的“逆袭”是如何发生的?
体制变化让医院更有活力
在上饶,上饶五院是唯一一家可做高难度心脏手术的医院。这是改制后的“民营优势”发挥作用的结果。
以前,赣东北地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必须出上饶甚至去省外求医。3年前,上饶五院买设备、引人才,把心胸外科发展起来。“这要在公立医院可没那么容易。”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靖文斌曾在公立医院工作过,他直言,公立医院要引进一位专家很麻烦。“编制是个问题,且公立医院账面收入都是按事业单位工资核算,给少了专家不来,给多了不知道以什么名义‘走账’,顾虑很多。”靖文斌说,民营医院相比之下就简单了,双方谈好条件就能来。
多年来,上饶五院先后从全国各地物色了一批专业人才,使医院的学科建设突飞猛进:2008年从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引进医学博士温增庆组建肝胆胰外科;先后从上海长海医院、中山医院、杨浦医院引进专家多人,医院的肿瘤放化疗学科建设也上了台阶。2011年,上饶五院通过考核,被省卫生厅授牌三甲综合医院。
企业化管理也让医院更有活力,员工不论资排辈,少了人情因素和人浮于事。“能者多得,学历、职称再高,看不好病我们也不会给高薪。”该院副院长欧鹤芬直言。
改变对民营医院的偏见
医院应尽的本分无非是治病救人、让患者满意。控制成本、合理收费、做好服务,尽到了本分,患者对民营医院的固有偏见也就渐渐改变。
早在2011年江西省单病种付费还未推开时,上饶五院就因单病种付费出了名。当年,该院对49个单项病种实行最低收费限价,即费用包干,每种病的治疗价格上限都标得清清楚楚,打消了患者对民营医院“乱收费、乱骗钱”的印象。
现在,在上饶地区的肿瘤患者心中,“在这里做化疗花费少”已是一个不用喊的口号。多年来,为吸引、留住患者,医生在进行肿瘤放化疗时,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给患者使用国产药。“一些国产化疗药的效果其实和进口药差不多,但价格便宜一半。”该院肿瘤科主任李晖坦言,早些年医院是希望通过“物美价廉”吸引患者,现在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在经济上为患者考虑已是医生的一种习惯。李晖还告诉记者,由于医院“不逐利”理念和严格管理,医生都能自觉拒收红包,“现在病人来了也几乎都不会送,这已是医患双方共同的习惯。”
因为是民营医院,药品采购有自主权。该院做了一件很多公立医院目前难以做到的事:真正从源头上卡住药品回扣。“我们就是公开、透明招标,选择价格最低的一家采购,价格甚至低于省里的药品集中采购。中标公司由于本身给出的价格就偏低,也不会再拿额外费用去给回扣。没有回扣,医生也不再有利益驱动。”欧鹤芬说,挤掉了药价水分,医院降低了成本,也让患者用药更便宜。
近两年,医院还先后出台了有关病历管理、医生用药、多科会诊、事故追究等规范医疗诊治文件180多件,修订48个病种临床路径,建立127种突发诊疗事故抢救预案,严格手术和麻醉等多个环节告知制度,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出现巨大的变化,危重病号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医患纠纷下降60%以上。
民资入医期待大有作为
时光倒转回2003年。当时,吃着“皇粮”的上饶市肿瘤医院设备落后、人才匮乏、人心涣散,负债率高达126.34%,经营陷入困境。同年10月,在医改的大环境下,上饶市人民政府决定把该医院作为医改试点单位,改制为民营股份制医院,并挂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牌子。
改革何其难!2003年从上饶县卫生局局长位置退休、被返聘到上饶市肿瘤医院的朱治回忆当时情景仍历历在目。“许多职工都不接受,反对声音很多,还有医生穿着白大褂上访。”朱治告诉记者,时任院长黎保真一个一个员工做工作,最终取得了大多数员工对“改制”的支持。“也曾有福建、浙江老板来考察,看到医院这种状况,最后都摇摇头走了,没人愿意接手。”就这样,黎保真和医院20余位员工贷款、筹资,买下了债台高筑的医院,一切从负数开始。
“没有办不好的医院,只有不想办好的医院。”院长武广华直言,一些民营医院之所以被人嗤之以鼻,是因为这些医院从一开始就定位于“逐利赚钱”,所以无法长远发展。而在上饶五院,改制十多年来,医院的股东们也只是拿工作报酬,并没有什么分红。
五院的成功是否可复制?江西省已有地市希望效仿上饶经验,引入民营资本优化当地医疗资源。6月9日,抚州市卫生局局长祝文渊告诉记者,抚州市日前与奥克斯集团签订协议,由有着丰富办医经验的奥克斯集团在抚州再建一家三甲医院。
尽管已成为民营医院中的佼佼者,这所医院仍有自身的烦恼。据了解,为留住专家,医院常年有一支专家服务队伍,专家在食、住、行方面但凡需帮助,都可申请。“用车、租房、甚至专家家里洗衣机坏了我们都去修。”该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邹美如告诉记者。即使如此,也未必能保证专家愿意长期留在医院。
有业内人士坦言,要解决这个问题,出路在于打破医院的“编制围墙”、真正放开多点执业。省卫计委体改处有关人士认为,人才不稳定、用地难落实、投融资积极性尚不高是“民资入医”最易遇到的三大瓶颈,需要政府扶持。
所幸的是,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去年4月,省卫计委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目前正在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设备购置、多点执业等多方面为推进社会资本办医“铺路”。今年以来,国家层面也持续出台文件为社会资本办医添砖加瓦。
民资入医,期待大有作为。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