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社会资本办医注入新活力,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的系列措施,但社会办医远未形成与公立医疗机构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健康发展的格局,高端人才匮乏、医保报销受限、用地规划难批等问题,成为社会办医发展过程中的“拦路虎”。
难立信需要先还历史“欠账”
多年发展下来,公众对民营医院普遍持怀疑态度,这是历史的‘欠账’。与医疗服务价格相比,患者其实更在意于医院的口碑。在患者心目中,民营医院虽然不能和“坑蒙拐骗”画等号,但是民营医院多是治疗“疑难杂症”的“专科”医院,往往是患者在公立医院看不到治疗希望了,再去民营医院寻找“偏方”。
求存活四处“挖角”不是秘密
好的医生都被大医院垄断,没有口碑良好的医生,医院如何赢得公信?去公立医院“挖”人才成为民营医院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
民营医院若想和公立医院真正形成竞争,就要在医疗资源上具备竞争力,首先看的是有没有好医生。记者了解到,在大部分民营医院中,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多是从公立医院退下来的,他们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
要平等政策破题要看“落实”
民营医院的消费只占医院总体消费的3%至5%的现状,则说明民营医院弱势地位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出台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的措施当然是好事,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办医远未形成与公立医疗机构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健康发展的格局,高端人才匮乏、医保报销受限、用地规划难批等问题,成为社会办医发展过程中的‘拦路虎’。许多民营医院不能成为医保定点医院,在税收、土地政策、资金贷款等方面,民营医院也与公立医院有很大的差别。
何处去重新定位才能走向“春天里”
2012年,山东省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计划到2015年,力争全省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和服务量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的20%左右。尽管各界对社会办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政府在政策上如何提供方便也从没停止探讨,但投资者付诸于社会资本办医的动力远没外界期待的高。曾有分析指出,民营医院应该关注医疗服务行业的差异化投资,尽力去占领和延伸到公立医院无法企及之处,致力于高端医疗、专科医院、医疗服务上下游产业链等三个方面。
这是民营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莆田系”在全国快速扩张,并在站稳脚跟后,开始重新寻求新的生存空间。早些年的营销手段已经不管用了,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在众多的公立医院中找到自己拥有绝对竞争力的立足点。围绕高端、发展专科、提供特色服务,如养老、康复等,是民营医院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