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出台旨在鼓励社会办医的《社会办医指南》(下称《指南》)。《指南》规定,在北京本市行政区域内开设诊所的,必须取得医师以上职称,连续从事五年以上同专业的临床工作。海淀区则规定,除满足前述条件,还须具备北京市户籍。根据《指南》,100 张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的设置,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初审,报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则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合格后,报北京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审批合格后,还需报北京市商务委备案。
《指南》介绍了北京市社会办医的现状。2010至2012年期间,北京市民营医院数量增长68个,编制床位数增长近40%。2013年上半年,北京市医政处共批准设置医疗机构8家,均为社会办医疗机构。
不过,北京市非公立医疗机构依然发展不足。《指南》显示,北京社会医疗编制床位占全市总额不足的15%。社会医疗机构2012年全年门诊量仅为0.21亿人次,仅占全市总门诊量的十分之一。
对此,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对记者表示,放宽社会办医限制固然重要,但兴办诊所的前提是发展“门诊统筹”,让医保为门诊买单,“至少要让医保支付一半”。但目前在北京看门诊,使用职工医保,绝大多数动用的是个人账户里的钱,还是属于自掏腰包。
顾昕认为,老百姓真正关心的是好的医生在哪里,社区诊所只有“收费高、挣钱多”才能留住优质医生。所谓“收钱多”并非对患者狮子大开口,而是由医保支付其中的大部分。
但是,当前医保对社区门诊的支付力度很弱。顾昕指出,相比而言,其他国家的医保向门诊支付的比例可以达百分之七八十,个人自掏的部分很小。因此,顾昕认为,单纯鼓励社会办医,不改革医保制度,是没有触及要害。
此外,《指南》还指出,高端医疗在北京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指南》援引数据称,北京是中国富人最集中的地区,每万户家庭中高净值家庭(可投资资产在600万人民币及以上)数量超过200户,这些家庭平均可投资资产超过3000万元,总额超过5.6万亿元。
《指南》认为,高端医疗是高净值客户的刚性需求。该类人群注重服务质量与私密性,不愿接受公立医院嘈杂拥挤的就医环境,能承担高额医疗费用。因此,围绕高端医疗开发增值服务具有广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