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已迎来就诊高峰。医生6点45分开始接诊,7点过后,内镜中心22个诊疗房间全部开放。一天600人次的检查量,日间病房四个手术室同时进入手术状态,每年10万多例手术,这使得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成为全球内镜医学最新进展的风向标。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心主任周平红说:“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让我们备感振奋。具体到医疗领域,每一次创新,都是对病人生命的最直接关怀。”
这个团队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息。他们首创的各种内镜肿瘤手术、内镜切术等系列术式,都成为该类手术的全球范式,也建立了世界内镜医学的新格局。
消化内镜发展迄今已有160多年历史,新型治疗技术层出不穷,内镜真正变成了一把“新”的外科手术刀。设有37张床位的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日间病区去年一年出院患者近5000人次,其中四分之三为高难度的四级手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仅为2.4天。
这一切都与周平红团队的医疗创新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腹腔内的肿瘤切除即便借助腹腔镜,也需开腹或打孔。而周平红团队创新开展经内镜隧道切除胃肠道腔外肿瘤(ETER)新术式,通过内镜抵达腹腔肿瘤最接近部位,通过胃壁进入腹腔,完成腹腔内肿瘤的切除,术后患者腹壁上没有一处疤痕。
而针对传统内镜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穿孔”的修复,内镜中心团队无数次尝试后,成功找到了突破口:内镜进入人体内挖除肿瘤后,用一根手术线围住挖除肿瘤留下的“洞”,五把迷你夹子将四周夹住,绳子一抽,“洞”就关上了,两个月后夹子自然脱落,几乎不留手术痕迹。周平红告诉记者,看似细微的创新,其实意味着,有更多的病人将免除开刀之苦。
中山医院内镜团队在微创切除技术上的不断创新突破,走到了内镜医学国际前沿。
作为一名医生,周平红深刻感受到创新在医学科学发展道路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内镜微创诊疗要想引领整个行业,就是要站在科学技术发展潮头,勇敢地打破束缚观念的陈旧规则,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使原先认为内镜不可治疗的禁忌症变为可在内镜下微创治疗的适应症。
“医学探索的脚步不能停息,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努力,让中国消化内镜学科在国际医学舞台上发出更强更有力的声音,让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成为培育国内外消化内镜人才的摇篮。”周平红说,“我们将继续弘扬‘一切为了病人’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