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行业大咖谈互联网医疗与保险如何结合

  2015年5月,国家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试点地区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并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应分别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买,按上述限额予以扣除。

  这是政策在推动商业健康险。商业健康保险的功能已从基本的医疗费用补偿向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管理转变。互联网及大数据的应用,将给商业健康保险带来新业态和行业新格局。

  在传统医疗环境痛点多、互联网对医疗领域逐渐渗透、以及传感器等硬件技术进步的大环境下,移动医疗行业蓬勃发展。上个月18日,平安养老险在互联网模式与产品创新迈出重要一步,业内首款完全通过移动/互联网销售的个人癌症医疗保险产品发布。

  6月12日下午,健盟“医疗健康+保险”主题沙龙集聚了互联网医疗创业者、传统保险行业的从业者、在医疗健康+保险领域的准创业者等,活动由上海众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魏然主持。

  大家普通关心的问题以及想法包括:

  1、互联网医疗如何与保险相结合?

  2、从医疗的角度保险该如何去做?如何直接进入医疗健康领域?

  3、国内医疗保险如何借鉴国外医疗保险的经验?

  4、如医生多点执业医疗纠纷这类保险在制订实施过程中的现实性问题有哪些?

  5、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应该会出现一些关于移动健康、移动医疗、移动保险等相结合的产品。现在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双向获益,保险公司可制定更加适合需要的险种服务于人。对于企业可以增加一些增值服务、差异化的服务。

  6、医疗与保险的结合是一个相对比较困难的过程,主要由于医疗方面的理赔很高。

  钱从哪里来?

  怡和汉深董事长郭凯:我们团队从企业第三方体检服务开始。由于发现体检本身有很多局限,转做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的电子商务、高端个人服务、APP,但都不是很成功。之后开始意识到做健康管理一定要解决支付的问题。钱从哪里来非常重要!!!与怡和保险合作,进而收购汉深,从而进入保险经济。

  现代健康管理的概念中,中美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之间存在差异,中国医疗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是销售能力,而美国的医疗保险公司最重要的是承担健康管理职能。医疗保险是一个消费型保险,盈亏在于赔付金额的多少。保险公司所处的角色应当是控制理赔来达到盈利的目的。国内外医疗体制差异大。国内除个人外很少有人关注个体健康状况,所以在中国体检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健康管理目前国内存在的问题:健康观念薄弱、中国的健康管理还没有形成市场需求、医生无法多点行医、民众对于公立医院的绝对信任。

  团体保险才是医疗的入口

  上海奇点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小欣:保险中最大一块是养老和医疗。保险公司在利益上与个人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双方都希望出更少的钱,利益一致所以市场广大,后劲足。在个人健康预测还不能精准之前,个人健康保险会带来巨大的合同成本,从而影响保险成本,所以团体保险才是医疗的入口。健康不等于意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大数据与中西医相结合。

  干预参保人员的健康管理,是非常困难的。

  “就诊通”创始人金羽青:健康管理公司、康复类企业,未来会出现双赢。医疗健康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保险公司核对理赔,降低成本,在提前干预之前降低发病率,保险公司理赔率进而下降。但是,让保险公司少理赔,干预参保人员的健康管理,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在国内的大环境下,参保人员往往很难听从他人的健康指导。

  个人:我需要买保险!保险公司:NO!

  张卫群:保险与医疗都是起到社会稳定性的作用,在短期内不可能获得大范围的盈利。互联网为什么目前涉及到的保险项目都没有代表性的成功,因为在国内主动购买的人群大多数是有理赔需要的人群。目前医生自由执业越来越多,我们之后会针对医生自由执业设计对应的险种譬如多点执业医疗纠纷险,理赔金额和体验会高于市面上所有类似产品。

  在互联网医疗慢病与保险相结合的讨论中,汇马科技创始人顾斌与富卫保险(李泽楷旗下)中国首席代表郑红展开了精彩讨论!

  汇马科技(“大糖医”)创始人顾斌:目前慢病现状是认知较低,治疗较少,治疗后达标也相对比较低。慢病并发症高发风险比较高。所以,在未来的一个阶段,医疗保险的支出会持续上升。所以商业保险很难进入医疗健康领域,后期的赔付风险非常高。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应该有机会设计单病种的保险。

  富卫保险(李泽楷旗下)中国首代郑红:保险公司非常重视慢病管理的,最终能够减少理赔支出,但是显效时间较长。目前观察看来,国内每任CEO在位时间不够长,很少有能够关注5—10年的慢病管理结果。大部分公司在与保险公司商讨医疗保险制定时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立刻降低理赔,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累数据。作为保险公司,我们认同移动医疗慢病管理和保险相结合的方式,但是要相互交流去寻找合适的方式使得我们能够有自信来涉入。

  汇马科技(“大糖医”)创始人顾斌:可以与保险公司慢慢探索,但是目前的痛点的确是长期性问题。有没有可能设计一些产品来进行线上线下服务,与多家保险公司进行交流通过数据来寻找合作机会。

  富卫保险(李泽楷旗下)中国首代郑红:在所有的保险公司,健康险都不会作为长期性的保险内容,目前一般是一年期的保证续保。欧美国家进行过慢病数据收集和跨行业合作,虽然产业链很完备但是最后放弃,是因为若不进行5年以上的数据收集,是无法反应理赔状况和业务状况的影响。在业绩压力下,包括很多大公司都很少能够去看长期的发展状况。但是,我们也认同慢病应该有自己的险种的,来控制其风险,我们愿意在医疗互联网领域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设计对应险种。只要有技术的支撑,我们一定会推出非传统化的保险产品。

  在移动医疗的发源地美国,商保是重要的支付方,但在中国的发展却远远落后。

  来源:医疗健康创业生态